9月13日下午,新学年首次党政联席会议在虹口校区召开。学校党委书记吴友富、校长曹德明在会上总结了前一阶段学校各项工作,部署了本学期重点工作。
吴友富指出,要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学习和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做好本学期和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党建各项工作。一是深入迎接党的十八大、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今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体代表大会将召开,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制度。要把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深入学习和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工作之一。要分段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认真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和宣传的实施计划和落实方案,营造学习宣传的良好氛围,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同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二是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和完善党代表提案制度。提案要围绕学校的改革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和和谐校园建设等各版块内容。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要做好党员的教育和发展工作,切实调动党员积极性,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四是继续深入推进“学风、政风、作风和会风”“四风”建设,扎实做好和谐、平安校园构建工作。“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建设,“求真务实”的政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建设和“精简高效”的会风建设是始终我们推进“四三二一”发展战略的政治保障。
吴友富强调,要以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培养为核心,落实规划,突出特色,狠抓质量,提升内涵,切实推进打造“三个核心竞争力”的各项工作。一是巩固和加强语言文学学科的传统优势,突出和深化非语言文学类学科的特色优势。以应用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等六个学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为契机,既要居安思危,直面挑战;更要攻坚克难,奋发有为。二是推进国际化办学向纵深发展。充实和丰富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的内容,重点加强多语种高级同传翻译人才培养、多语种新闻人才培养、无国界管理人才培养、国际公务员培养、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等各方面的建设。三是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特色意识和质量意识。把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由点及面,加强课程体系的板块规划和顶层设计,建立一套适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薪酬改革等方式树立向教学一线倾斜的良好政策导向,突出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定期开展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的专项检查,并出台相应的奖惩机制。
吴友富指出,把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一是人才引进要始终坚持三原则,即紧缺学科、重点学科人才优先引进,按教学、科研工作实际需求引进,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引进。要创新和完善引进人才工作模式,修订学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通过引进领军人物,带领和凝聚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二是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老带青”、传帮带等方式,切实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三是组建新一届学科梯队,培养和造就一批新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骨干。
吴友富还就国有资产管理(教室流动、办公室使用整顿)、办学资源整合、财务管理、干部管理、后勤管理等有关事项进行了通报。(下半年学校党委工作要点(上外委[2012]19号文)请参见校园信息平台“党务公开”栏目)。
曹德明讲话精神另发。
各部门、各院系党政负责人,民主党派主委等参加了党政联席会。(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