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从1980年起招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 已培养了上万名外国留学生, 其中自199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汉语本科生以来,培养了788名汉语言本科毕业生。
一、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办学层次
近几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政班子坚持科学发展,形成工作合力,在招生人数、教学质量、办学层次上有较大的发展。在同国外大学合作办学方面有了较快的进展,学院充分利用教学语境和发挥上外的师资的作用,同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长滩分校建立了稳定的中文合作教学,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每年来我校学习的人数达150至180人。2010年起又同泰国法政大学合作开办了大学中文课程教学,为法政大学开设了语言类课和文化类课,课程性质是国外大学专业课。2012年开设了汉语公共口语、中国法律制度、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国智慧、汉语写作。教学质量收到较好的评价。2013年将开设新课有:中国外交政策、海外华人社团(团体)、在华贸易与投资。
二、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特色教学
通过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国交学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汉语教学。完善的课程设置。进修教学的教学质量受到留学生的欢迎。2012年9月入学的进修长期生有920人,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学期。进修的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分为初一、初二和初三,初一和初二又分为初一上、下和初二上、下,中级和高级各分为中一和中二,高一和高二,完善的课程设置给学生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满足了不同汉语水平学生的需求。
三、完善教学考评,保障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高质量的教学,学院设立了年级组长、层级组长和课型组长,各负其责,监控教学。建立了留学生班主任制度,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本科各年级都有汉语水平考试的要求,用国家的考试来验证我们的教学质量。本科毕业的汉语水平要求达到六级的220分,这在国内大学中也处在名列前茅。近年来,进修班、强化班人数有较大增长,2011年9月进入强化班的学生有78人,2012年3月102人,2012年9月126人。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对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不同课型的搭配,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短期内汉语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考评,保障教学质量。
2012年3月实施了新的教师教学考评标准,对维护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学院加强了班主任制度。班主任参与教学和教育管理,建立了“上传下达”的沟通渠道,为院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及具体工作的落实做好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在吸引、凝聚、培养留学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丰富课外活动,提升文化软实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制度化的课外活动有:全校留学生朗诵演讲比赛,至今已举办了十五届;中秋留学生联欢会;每年举办留学生命题作文比赛,赛后编辑印刷了获奖作品集;留学生演唱中文歌曲大奖赛,至今举行了五届,每年举行留学生新年联欢会上,每学期组织班长和班主任联谊活动;资助各班级课外活动,每学期组织留学生秋游/春游或参观访问。学院每星期三下午举行汉语角活动,主要由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与留学生进行汉语交流。学院每星期三下午举行汉语角活动,主要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与留学生进行汉语交流。班主任和班长每学期组织全班活动,这些活动不但有力地促进了汉语学习和汉语运用,而且有力的促进了留学生接触中国社会、了解中国社会,增进友谊。上外留学生在2010年北京CCTV汉语桥大奖赛中进入前30强,在CCTV进行了播放;在2011年第四届上海留学生龙舟赛中获得第三名;2012年上海各界人士中秋晚会上进行了表演,在娱乐频道上进行了播放。同时引导留学生自主开展课外活动,如乒乓球比赛,摄影比赛,书法比赛等。
根据学生的愿望和需求,不断增设各类选修课,为留学生提供各种语言和文化知识课,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学院每学年开设40多门的选修课如:普通话语音训练、汉字书写、太极拳、软笔书法、中华剪纸、HSK辅导、语法偏误分析、经贸口语、商务汉语、经贸写作、广告学、汉字欲文化、中国近现代历史、汉语朗诵、中国画鉴赏、上海民俗文化、现代文学、古代诗歌、古代汉语、当代作家作品欣赏、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赏析、国际税收法、国际投资学、中外文化交流史、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继往开来,国交学院将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十八大精神,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上来。(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1998年-2002年本科生毕业情况
毕业时间 | 毕业班人数 | 毕业人数 | 毕业率 |
1998 | 18 | 15 | 83.3% |
1999 | 21 | 11 | 52.4% |
2000 | 13 | 9 | 69.2% |
2001 | 18 | 16 | 88.9% |
2002 | 51 | 35 | 68.6% |
合计 | 121 | 86 | 71.0% |
2003年-2007年本科生毕业情况
毕业时间 | 毕业班人数 | 毕业人数 | 毕业率 |
2003 | 31 | 29 | 93.5% |
2004 | 57 | 49 | 86.0% |
2005 | 64 | 59 | 91.0% |
2006 | 101 | 97 | 96.0% |
2007 | 68 | 57 | 83.8% |
合计 | 321 | 291 | 90.6% |
2008年-2012年本科生毕业情况
毕业时间 | 毕业班人数 | 毕业人数 | 毕业率 |
2008 | 76 | 76 | 100% |
2009 | 71 | 71 | 100% |
2010 | 92 | 90 | 97.8% |
2011 | 88 | 88 | 100% |
2012 | 75 | 75 | 100% |
合计 | 402 | 400 | 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