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举世瞩目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国际教育学院于11月16日邀请社科部主任赵鸣岐教授为全体教职工解读十八大的新内容和新精神。赵鸣岐老师以自身深厚的专业素养,回顾了历次人民代表大会的主题,从1986年的十三大到2012年的十八大,并从总结经验、凝聚共识和攻坚克难三个方面来总结十八大的大会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绩,GDP生产总值保持较高水平,中国用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0%的人口,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靠的就是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凝聚共识,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攻坚克难,即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未来五年是关键,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包括:五位一体,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完善法制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关于党建的理论是十八大报告的奠基之作,主线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学习,读历史,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强调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工作作风的基础上强调反腐倡廉。强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执政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
通过赵老师对十八大的解读和分析,让我们对中国过去十年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信心,虽然中国的发展问题面临重重困难,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都实属罕见,但我们相信在党的第五代领导人的努力和指引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一定能排除困难,开创中国发展的新局面,我们期待着并时刻努力着。(国教学院)